昨天,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谋发展启新篇》系列之《以改革破难题为发展增动力》。
济南市委书记刘强接受专访,介绍济南市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更多标志性改革落地见效,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济钢集团作为典型案例,被提及。
《焦点访谈》介绍,济钢集团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空天信息等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济钢的“凤凰涅槃”,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也带动了全市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
就在两个月前,济钢集团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重点介绍了济钢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主攻非钢产业,积极发展空天信息等新兴产业,重返中国企业500强。
一家原来产钢铁的企业,如今将空天信息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并且还做得很不错,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济钢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
依靠钢铁生意,济钢曾多年稳居中国企业500强。
2017年6月29日,济钢的主业——钢铁产线全面关停。
这是我国首个全面退出钢铁产能的千万吨级钢企。
济钢由此开启了转型之路。
“没有主业,就把副业做成主业;不炼钢,就‘修炼’延伸产业。”济钢集团董事长苗刚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如今,济钢集团构建起以空天信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服务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成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
2022年以来,济钢已经连续3年“重回”中国企业500强。
作为全市空天信息产业的“链主”企业,济钢在空天信息领域的崛起,也记录着济南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路径。
2019年之前,济南的空天信息产业几乎为零。
当年4月,山东省政府与中科院签署了《山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合作协议》。
以此为契机,济南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产业链。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组建仅5个月后,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在济南注册成立,济南成为了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学术高地、科创中心、产业基地。
也是这一年,济钢与中科院合作成立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中科院的空天信息技术产业化,济钢迈入空天信息产业,并将其确定为未来发展的“第一主业”。
目前,沿着“星箭一体化”路线,济钢集团先后在卫星总装、火箭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参股孵化了多家实体公司,一批空天信息产业项目即将落地。
位于历城区董家街道的济钢防务空天信息产业基地,是济南空天信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一期项目,总投资11.72亿元,围绕空天信息产业,落地实施数字信息应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项目。项目投产运营之后年均利润1.02亿元、税收0.25亿元。
二期项目已经被列为今年的市级重点项目。
济南是国内第一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三个重要领域全面布局的城市。
一个产业发展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当地领导重不重视。
济南有多重视空天信息产业?
2024年第1期“泉城干部大学堂”专题讲座,两个主题之一就有空天信息。
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给包括四大领导班子在内的领导干部讲空天信息。
空天信息产业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济南提出要加快空天信息产业聚势起势,推动济钢卫星总装制造产线、深蓝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和制造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推进可回收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星地一体融合组网、空天数据资源服务应用等产业链布局。
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济南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21年,《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推动全市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2024年5月,《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出台,成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二个专项指导文件,为济南空天信息产业持续“升空”提供了新的推动力。
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济南有项目、有企业、有底气。
位于历城区王舍人街道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济南园区项目,是空天信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项目,日前已经投入使用。
空天信息大学是全国第一所以“空天信息”命名的高等院校。一批次工程力争今年9月全面竣工验收,二批次工程12月基本完工,2025年,空天信息大学将全面建设完成。
目前,济南已经引进了8家空天信息领域的科研机构,建设了空天信息山东实验室等154个创新平台,全市拥有83家空天信息产业重点企业。
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集群已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名单。
预计2024年,全市空天信息产业营收规模将突破250亿元。
在空天信息领域,济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总量超过80家。
今年是济南的项目提升年,期待济南把握机遇,落地更多空天信息产业相关的项目,扶摇直上“向云端”!